2019.10.07日是应该载入影之诗史册的一天。
这一天,影之诗动画化的企划公布了,官方心心念念憋了一个月还提前做网站搞各种神秘感,给这一天造足了势,最后,这个企划终于公布了。
比起官方,玩家却对这个行为一点也不买账。毕竟,等了一个月,就这?
玩家和官方两者在消息披露之时就形成了可怕的分歧,似乎在预示着整个企划的前进堪忧。
从一年半后的今天来看,这个企划在第一次公布的时候就出现了严重的决策性失误,处处显露着业余的气息。
现在的我们都知道,影之诗动画是影之诗的新企划,目标是通过动画给影之诗做宣传,之后在NS上发售配套的游戏,再加上发售实体卡,拓展影之诗的低龄用户人群,从而让影之诗破圈,吸引更多的人来玩影之诗。
毫无疑问这确实是一个巨大的企划,也难怪官方发预告都要憋一个月再发。
但是玩家知道了什么呢?
第一次公布的时候,玩家能得到的消息,无非是“影之诗要动画化了”这个信息,制作动画的cast表,和一张充满了游戏王气息的海报。
是的,他甚至连个PV都没放。
B社告诉玩家们老滚6在做的时候可是在E3其他东西都播完了顺带放了一个播片。因为B社知道没啥东西可以公布,所以说给粉丝放点信息就完事了。不过CY似乎不明白这个道理。告诉你们要放出重磅消息,结果最后给了个重磅消息的预告。这相当于给了个预告的预告。这种消息放在SVC或者WGP上附带放出来玩家肯定是可以接受的,但是让玩家干等一个月,那你就应该把更多的详细信息全放出来,而不是藏着掖着发这点消息。也难怪玩家对放出来的消息根本不买账,因为官方给玩家的期待太大,最终给出的信息量过少无法满足期待感,让接受信息的人感受到了期望落空,期望落空后,人就会找原因为什么会期望落空。稍微思考过后,玩家们就发现了这个企划和影之诗没啥关系,于是这些多出来的期望转变为了被欺骗的愤怒感,很多人矛头都指向了这个企划和影之诗本体一点关系都没有。其实这个想法是不合理的,因为这是影之诗动画化,肯定和影之诗有关系,不过当时玩家的怒气找不到其他的更合理的宣泄渠道,而且官方自己也没有仔细讲这个企划和影之诗到底有那些联系,所以说,这个事件,完全是CY咎由自取的结果。
那么当然啦,玩家的不满只是一个小插曲,首次宣发除了气玩家一把以外并没有产生什么严重的问题。等到12月27日的时候,影之诗在WGP的时候顺便一块公布了PV。这一次玩家们总算看见了看得见摸得着的信息,再加上PV游戏王味很浓,甚至把隔壁游戏王玩家也被骗了过来,一时间动画的讨论度很高,大家都在讨论影之诗动画化后可能会怎么样,动画的风评也从多半差评变成了特别好评。可以说,通过模仿游戏王来增加关注度和噱头,是影之诗下的一步好棋,在开播前吸引了足够多的关注。
然后就到了2020年4月份,动画正式开播。
动画的第一集播出自然是暴露出了各种问题,古老的环境让人不知所措,抢手机剧情过于莫名其妙,决斗构成和双方构筑怪的要死,火神龙设计的不符合影之诗卡牌设计习惯等等。不过第一集也放入了狗妹和叮咚闹钟两个小彩蛋来讨好老粉丝,再加上弱者不配玩影之诗的名人名言和决斗过程异常的生草,所以说总的来说大家看的还是比较乐呵的。
从现在重新来看第一集,就会发现,其实第一集他们做的非常用心,水准异常的高,基本上是制作组倾尽全力营造出来的假象。
首先就是彩蛋,这是为了赚口碑故意做的。第一集就有狗妹和叮咚两个彩蛋,而下一个彩蛋足足等到了13集,小仓唯有一个骸骨兽泳圈(后面还有骸骨兽钥匙环),再往后彩蛋也是异常的少。而且只有第一集两个彩蛋是特地做出来给观众看的,叮咚是通过闹钟铃声直接展示自己存在感的,之后给了个主角关闹钟的特写,狗妹雕像也是放那么大一个在屏幕中间,让主角去搬,从场景设计上来说,这就问故意要让观众注意到这些东西。而骸骨兽更多的是作为“爱丽丝喜欢的东西”出现,可以说算是动画本身的一个设定。总的来说,为了尽可能给老粉丝留下好印象,动画制作组特地做了这两个彩蛋。
然后就是信息量了。第一集,仓库里莫名其妙发现的手机,父母的照片,阳羽看到的父母的幻象,这是动画前几分钟就给出的最直接的悬念,之后男主女主和基友的人设在决构开始之前短短的几分钟内迅速给出,同时给后面出场的爱丽丝埋下伏笔,之后迅速地进入决斗环节,决斗完成后引出劲敌,安排主角和劲敌初次见面。可以说,第一集的整体结构上非常紧凑的,给每个出场角色恰到好处的介绍,适当的塑造性格,埋下合适的伏笔,这些信息量恰到好处的塞进了一集之内。所以说,第一集看下来虽说问题挺多的,但是总体反响还尚可。信息量大,观众就不容易觉得无聊,也就更容易放过剧情中的那些小错误小问题,甚至那些槽点可以反过来变成有趣的地方,吸引别人来看。
可以说到第一集播出为止影之诗走的路线还是很不错的,宣传抓住了重点,第一集做的中规中矩。金玉其外这个金玉,算是做出来了。
不过第一集也能明显的看出问题,那就是编剧自己不打影之诗,做不来决构,而且作为推广出圈向作品居然没做规则讲解!就连wixoss这个根本不教你打牌的打牌番也是给了一段新手教程的,影之诗作为决斗为主的番不教最基础的规则还是很怪异的。
另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环境了。作为动画沿用了古老环境加动画原创卡的怪异组合,不禁让人疑问,这动画做的时候真的考虑过宣传游戏吗?毕竟当时谁都不知道宣传的根本不是手机端游戏。
另外一些杂七杂八的小问题,比如编剧水平不太行,抢手机挺莫名其妙的,还有卡片召唤出来如果不攻击或者被攻击就还是卡片,也没有CV,就为了节省经费。
是的,这些都是小问题,因为前面也提过,你只要不让观众觉得无聊,同时没有太影响到观看体验,观众就不会揪着你的这些小问题不放。而且这只是第一集,说不准后面呢内容会越来越好呢?
但是呢,后面发生了什么都知道了。
从第二集开始,信息量开始断崖式下降,每集的内容就是引入新角色,打牌,再引入新角色,再打牌,花了整整5集去介绍人物,作为大头的决斗构成更是无聊至极,重复神抽火神龙,而且主线剧情一点没推,主角的人设也完全没有立起来,观众只知道主角是个塔诺西神抽怪,却不知道为什么主角是这样的性格,而且最大的悬念第一集的伏笔却一点都没解释过。到了第七集进入主线,打全国大赛,又是之前那一套,引入新角色,打牌,而且更加灾难的是全国大赛篇挤占掉了日常的片段,全都是糟糕的决构片段。金玉其外败絮其中,影之诗这个金玉维持了两集都不到,就把里面的败絮全露了出来,而且越往里越烂。
关于动画本身的内容就说道这里吧。我特地等了一段时间让自己冷静冷静,不继续把这个段落写下去。毕竟这一篇是讲NS影之诗不是骂动画的,还是不能偏题。总的来说,动画做的很烂。
当动画播到中段的时候,影之诗冠军之战突如其来的开始宣传,这下子观众们才如梦初醒,原来整个动画企划是为了NS铺路!这么一来,为什么官方提前作势一个月吊胃口,为什么动画环境古老的要死还有莫名其妙的金卡出现,这一切都有了解答。原来这个动画,真的不是给我们手机端的影之诗玩家做的。
至此,NS版总算开始宣发,正式进入了玩家的视野。
那么NS版做了哪些宣传工作呢?
说到这里,要岔开讲两句影之诗NS版这个画面了,稍微总结一下给人的第一印象,建模很糙,UI有一股廉价塑料感,剧情也是很平淡。再加上卡牌类本身就难以吸引新人,所以不管是播片还是演示还是直播,总体效果都非常差劲,对圈外人很难产生吸引力。
换句话说,上来就是困难难度……
回到宣传方面的话题上。
首先是CY自家这边的宣传造势,在自己的媒体上发消息,确保粉丝知道。还有就是通过任天堂的渠道发点宣传,毕竟是在NS上的游戏,总的来说,这算是基本操作。此外呢,TV上也有CM。可能发售的时候日本街上也有点宣传什么的,毕竟CY那财力买点广告随随便便。说完了这些常规的东西,让我们来讲讲稍微大点的宣传点吧。
首先就是影之诗实体卡了。这次实体卡CY联系了万代,还特地定制了一套规则,为的就是学游戏王搞实卡拓宽儿童市场……才有鬼了。
关于实体卡的内容可以看看这篇文章,大致介绍了一下实体卡的规则。简单概括的话,这实体卡玩法就是闹着玩的,还是和原来一样只有收藏价值。
不管怎么说吧,这些实体卡放在店里卖,还是能对游戏起了一定的宣传作用的……应该吧。说不准哪个小孩看到了卡后想知道这是啥游戏就去买了呢……不过应该是达不成CY的预期就是了。
另一个比较重要的宣传Gfest线上游戏联欢会。这是一个比较大的游戏会,影之诗在去年的8月6日的Gfest放出了实机演示,参加这个相当于去吸引圈外流量,毕竟很多重磅游戏都在游戏会上放消息,所以如果你质量不错就能吸引到足够的眼球。
当天的具体内容有《刺客信条:英灵殿》的试玩录像,《影之诗:巅峰对决》和《轩辕剑柒》的新演示,以及《逆向坍塌:面包房行动》、《暗影火炬城》、《天穗种稻姬》、《糖豆人:终极淘汰赛》的实机试玩。更有独家的《赛博朋克 2077》全程中文配音版游玩演示,并采访了CDPR 中国区总经理 Tony Chen!
呃……
哟哟哟,这不是影之诗嘛,几天没见,这么拉了?
不过不管怎么,确实说明这个游戏大会含金量高。
稍微介绍一下同时放出的游戏。2077和刺客信条就不说了,这两游戏绝对的抢眼,一个是万众瞩目,另一个是老牌大作。轩辕剑7是老牌情怀大作,而且这次放出来的是个3A级的ACT。暗影火炬城,还没正式发售,实机演示B站有135W播放,光从演示PV和试玩版本就能看出游戏素质极高。天穗种稻姬,前段时间在网络上形成了话题的单机游戏,种田系统极其硬核。糖豆人刚出那会有多火想必大家都知道。唯一和影之诗差不多的地位的,是同为游戏改的逆向坍塌:面包房行动。这个应该是老版面包房少女的重做版(稍微看了看感觉演示的关卡感觉和老版我打过的差不多,出场人物也是原来那几个),算是比较粉丝向的一个游戏,面向的是老粉丝还有手游少女前线的玩家。总的来说,影之诗挤在这些作品中间……没什么地位。
再加上之前提的,影之诗NS版自己有的缺点,实机演示很难吸引到人来玩。总的来说,白给了,基本上没什么讨论度……
然后呢,CY又找了fami通这个老合作伙伴(fami通上面发过很多影之诗新卡),请他们为ns版美言几句。老伙伴的要求当然要听,影之诗以35分的成绩直接进了铂金殿堂。本来打算把fami通的评价搬过来,不过新版文章不能隐藏内容了,搬过来就显得太长了,影响阅读,有兴趣的话可以点击这里自己了解一下fami通是怎么评价影之诗的。
结果……又白给了,媒体评测有人看的前提是大家都关注这个游戏。对于没什么关注度的游戏,不会有人去关心媒体给多少分的……
最后,也就是最大的计划,最大的宣传,为了宣传整个游戏费尽心思弄出来的,投了无数多资源的………………影 之 诗 动 画!
啊……为什么占据最重要地位的是这个东西啊……
呃,总的来说,大致的局势也分析完了,我想大家应该也明白了,影之诗NS版基本上是个地狱开局,花了这么多资源宣传效果没起到多少,反而剧情稀烂的动画动画和糟糕的游戏画面给人留下极其糟糕的印象导致劝退了好多人。
不过不管怎么说,还是要等到游戏发售。
不过呢,这还没完。有一件事情的出现,彻底打破了手机玩家的内心平衡,也就是影之诗史上的最大最恶事件,老卡河蟹事件。
关于老卡河蟹事件我专门出过一个视频讲这件事。对于我这个根本懒得做杂谈视频一心想做沙雕视频的UP来说,特地做了个视频讲这事,说明问题真的严重大发了。简单的来说,NS版老卡实装到了ROB包,然后手机版到ROB包的卡和谐了一堆。
在这方面,官方操作上存在这两个问题,一个是和谐的很敷衍,很多地方是临时画上去的,显得非常的粗制滥造,或者违和感严重。比如说刺客和谐成了穿旗袍什么的,暗魔女将加了条画风完全不符的裙子之类的。而第二个就是不和玩家沟通。CY对于和谐这件事没有任何的解释,只是说了我们要和谐,之后更新几个G的数据就全和谐掉了。没有像玩家讲述原因,没有向玩家发布补偿。这导致玩家对官方产生了极大的不信任感。你今天可以一句话不说改前三个卡包,明天就能改到最新的卡包,这怎么行呢?你好歹道个歉吧?其实我相信如果CY肯好好和玩家说明原因,或者发个几千金币几十包卡或者十个次元石什么的当赔礼谢罪,很多玩家估计虽然会觉得不爽,不过想想也就算了。但是你什么都不说,什么都不做,给人的感觉就是CY可以为了推NS版随时牺牲手机版玩家的利益。而且,NS版本来已经和手机不同服务器不同环境了,可以说根本就是两个游戏,再出了这种事,导致手机版玩家对NS版的认同度进一步下降了。现在你和谐了NS有的三个包,如果NS版往后继续更新卡包,我们这些玩手机的怎么办?继续跟着和谐吗?这最终导致的结果就是分化了手机和NS的群体,这两个玩家群体互相没有联系,无法互相流动,反而处于一种对立的状态,因为双方的利益是完全冲突的。
其实之前从第一次宣传就能看出来了,影之诗官方对于怎么把握玩家心理其实非常的外行。说到底,CY其实不懂人心,只是恰好送得特别多罢了。
总之,这么多乱七八糟的问题出现以后,游戏总算发售了。
游戏发售了之后,CY又进行了一波宣传攻势,花钱在油管请了好多主播在发售那天播影之诗。
当然啦,老问题,这粗糙的画面很难吸引来新人。总之,还是白给了。
影之诗最终的销量还显得不错,因为影之诗有手机玩家作为基础,原本的粉丝群体还在,再加上游戏实际玩起来没有看起来那么糟糕,所以说销量是还算可以的。不过呢,破圈计划是差不多失败了,影之诗并没有打破自己的固有圈子向外宣传。
除此之外,由于为了腾资源给这个所谓的“新企划”,手机版的影之诗一直没有拿到自己的新企划,没有新模式,没有新玩法,再加上各种粗制滥造的新卡导致天梯环境的恶劣(有观点认为调了一部分设计师去做NS导致手机版整体设计质量下降非常厉害,我也比较赞同这个观点),劝退了不少人,最终导致玩家在动画整个企划的运行期间大量的流失。整个NS企划非但没有给影之诗注入更多的活力,反而重创了影之诗。
只能说,终究是错付了。一开始玩家们认为这个企划和影之诗关系不大,结果没想到一语成谶,NS版真的和手机版关系不大,还吃了那么多资源影响了手机版的运营。
这次企划能够看出很多的问题,作为主体的动画和游戏两个环节,卖相都不好,动画剧情稀烂,经费不足(也不知道是不是制作组私吞了经费),游戏画质和UI太差,劝退太多潜藏用户。决策失误,把NS和手机做成两个环境,导致两个游戏完全没法互相联系起来。说到底两个游戏都往后自己自说自话各出各的,那你NS和我手机版到底有什么关系呢……还有就是实体卡作为整个企划的重要一环,搞的很敷衍,结果最后甚至失去了存在感,可能是发现了实体卡难搞及时止损了吧。至于为什么会出这些企划问题……那我就不知道了。
那最后一个问题。
现在的状况下,影之诗该怎么办?
那只能等影之诗有什么新的企划起死回生了。
现在最大的问题就是NS版和手机版是两个分离的主体,但是这两个分开的主体却只吃了一份的资源,至少手机版一年多的新企划份额被NS版占掉了。NS版和手机版应该当成两个游戏来运营,可能这两个游戏确实关系密切联系较多,可以多联动联动,但当做一个整体运营肯定是不对的。
希望CY能够正视这些问题,好好做下一个企划,不要再让我们失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