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什么反对史迹新篇的电子化卡牌
2021年7月30日
点火26 回复42
最近MTGA史迹新篇推出的全新电子化卡牌在社群引起了不小的争议。看到这个消息的当晚,我也是思绪万千,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的睡不着。经过了几天的积淀,我想和大家聊聊我对这件事的看法。
按照社区的惯例,首先介绍一下我自己的游戏背景,也便于大家理解我的想法。我是一名卡牌游戏热爱者,玩过不少线上或线下的TCG/CCG,其中玩的时间最长也最热爱的当属万智牌。本人万智牌龄8年,牌技差强人意,竞技领域只能算云玩家,却也有幸参加了几次GP级别的比赛。MTGA我也是从开服起就开始玩,经过几年的发展,我认为MTGA已经成为了最成功的万智牌电子游戏。特别是近几年因为学业的原因,去实体店的机会越来越少,MTGA已经成为了我游玩万智牌的唯一方式。按照老哥们的说法,我应该算是实体线上双修玩家,因此我觉得我能够理解大部分玩家的心理。
回归正题,为什么我反对这次的电子化卡牌?一言蔽之,万智牌从根本上来说是一款桌面卡牌游戏,整个游戏的体系都是为了实体卡牌而设计的,因此电子化的卡牌设计注定难以兼容到万智牌的体系中,也没有这个必要性。
首先我想谈谈万智牌的设计和规则体系。作为一款20多年的实体卡片游戏,万智牌的设计体系已经相当完善,确保在实体游戏的框架下能够实现尽可能多的机制。这就是为什么万智牌有灵气,有指示物,为什么不会有过于复杂的跨回合记忆,为什么非万能导师需要展示,为什么我不能把对手的手牌加入我的手牌或牌库。这些都是实体卡牌独有的设计印记,在电子卡牌中实现相同的功能却非常简单。这是游戏体系维度上的冲突,试想为什么在同一个游戏中我的栽培找来的地需要展示,你的蓝色3费抓牌法术却不用?电子化卡牌的确能够实现一些实体卡牌难以实现的机制,但这真的是万智牌不惜破坏已有的完善体系也要加入的吗?我认为没有这个必要。
万智牌的规则体系是使万智牌真正高于其他所有卡牌游戏的原因,这也是实体卡牌独有的优势。CR可以解决你遇到的所有规则问题,相应的任何一张卡牌,只要提供其Oracle,就可以清晰地知道它具体的效果。规则的严谨性是万智牌作为竞技游戏的基石,是万智牌20多年发展积累的瑰宝。然而这样伟大的体系被新的电子卡牌轻易的摧毁了,这也是我反对的最大原因。问题最大的就是永久改变卡牌这一机制,万智牌的一个最基本的原则便是卡牌一旦移动了区域,它便是全新的一张牌,其上的所有附属物、指示物和状态全部清除,有了永久改变以后跨区域追溯卡牌有了太多规则黑洞。再比如seek这个随机抽牌的机制,问题就更多了,理论上seek是不改变牌库顺序的,与占卜、论命等控制牌库的效应如何互动?哪些信息是公开的?牌面的描述问题就更多了,这几天的预览我们已经见到了非常多随意到令人咋舌的描述,比如黑律法的accept offer,比如绿色互斗的win the fight,红色的2费打3更是滑稽,这样的效果其实用永久改变伤害+1就行了,却用充电指示物这种实体机制搞成了这种四不像设计,很难不令人唏嘘。说到底,为了这些所谓的创新,整个规则体系都将伤筋动骨,可谓得不偿失。
随机性是社区里讨论的最多的问题,也是很多炉石玩家比较敏感的红线。但在我看来,随机性其实并不是这批电子化卡牌的最大问题。作为卡牌游戏,或多或少都会有随机性,万智牌对随机性的把控一直以来是比较好的。随机性卡牌要么有比较稳定且可以人为调控的期望(征召军伍),要么强度比较保守难以进入竞技构筑(万象无常牌)。从目前的预览来看,这批电子化卡牌并没有太多随机化元素,因此随机性并不是主要矛盾。
具体聊聊单卡设计吧。诚然,还是有一些相当不错的单卡的,比如萨坎的回合烧,蓝色的3费抓牌法术,黑色的三联骷髅妖,都比较好的发挥了电子卡牌的优势。但大部分单卡都有为了电子化而电子化的味道。其中争议最大的就是黑色旅法达夫黎和蓝色的法术书,前者单卡引入了一个极其繁琐的异能池不说,本身还是个8选3发现的不稳定选择,个人认为设计的非常失败,是强行电子化的典型;而后者的问题就更大了,其效果随机性过大,生成的单卡效果迥异,有些随机项用处非常窄,对局的走向可能完全取决于法术书给的法术质量,这与万智牌的竞技性是相悖的。这张牌还有打破颜色轮的问题,蓝色牌手可以藉此使用其他颜色的标志咒语。这种牌如果强度低一点,比如5费出3费启动,可能还可以作为一个娱乐牌来看待,但目前的模型来说是我认为是很有可能进入构筑的,那么其弊病就会被放大,这一点我十分担心。
史迹赛制作为MTGA的特色赛制在我心目中是有独特魅力的赛制,其地位与标准、摩登、薪传无异,都是供大家正经竞技的赛制。作为万智牌职业竞技体系的一部分,史迹理应与其他竞技赛制一样保持万智牌严谨的本色。因此我反对将这些电子化卡牌加入史迹赛制。相应的如果这些电子化卡牌只是在活动中专属或者有另外的娱乐赛制/电子化赛制,我觉得是可以接受的。
前面都在论述万智牌如何严谨伟大,但近几年的状况其实老牌手都心知肚明。一方面,设计事故频出,大概是从二访赞迪卡开始,几乎每个T2都有禁牌,而在此前的大约10年都没有出现过T2禁牌(印象中是的,望指正),近几年的oko、uro、复归荒野、创新烈焰等都是一眼看得出设计问题的单卡,让人不得不担心威世智的设计品控;另一方面各种宝藏、逸品、秘典、sl等特殊重印的骗氪手段层出不穷。包括这次以jumpstart形式发布的诸多高强度重印单卡进入史迹,玩过的玩家都知道这种形式相比史迹合集对野卡消耗大的多。这样看来电子化卡牌也只是sbwsz的昏招之一了。我实在不明白加入电子化卡牌有什么好处,难道这样会使万智牌变得更好吗?换句话说,潜在目标群体是因为万智牌没有电子化元素才不选择万智牌吗?按说这批电子化卡牌在万智牌历史上的改革中只是一件小事,对实体玩家也似乎没有什么影响(但愿),但对我这个追求伟大卡牌游戏的普通玩家来说还是颇有触动。万智牌至今之所以伟大,是因为像maro那样的优秀设计师对游戏设计严谨的追求,是因为富有创造力的玩家社群,是因为在20多年的摸索中形成的完善的设计和规则体系。而近年万智牌的颓势也不是因为没有借鉴炉石之类的电子卡牌的模式。万智牌完全有资格做好自己,把实体卡牌的魅力带给更多玩家,而不是在后生辈的电子卡牌的身后亦步亦趋。电子化的大潮诚然是不可阻挡的,但我希望万智牌能够巨浪的冲刷下守住初心。
胡言乱语了这么多,我当然也明白这都是我微不足道的牢骚,威世智大概率也不会因为社群的意见做出实质改变。我个人是希望在电子化卡牌上线后可以将史迹分为包含这些牌的赛制和不包含的,或者干脆就做另一个更竞技的MTGA永久赛制(比如先驱?)。把我的想法写出来,一方面确实有些观点不吐不快,另一方面,也是希望社群的玩家能够更多的彼此理解。希望实体老玩家不要觉得线上玩家低人一等,给线上玩家更多的宽容和引导,带领更多玩家领略万智牌的魅力;希望线上玩家对实体万智牌更多一份尊重,更耐心地了解这个古老游戏的历史;希望所有在社区参与讨论的老哥,少一点戾气,多一点理解。不管威世智怎么傻 逼,我希望宝贵的玩家群体不要因此分化对立。
最后,就我自己来说,如果新卡上线后直接进入史迹的话,那我大概一定不会再碰这个赛制了罢——来自一个“遗老”最后的倔强。
打赏营火,助力上热榜
全部评论 42条
按时间排序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