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聊我是怎么入坑万智牌和指挥官的
2022年11月11日
点火33 回复15
本文为作者原创内容,未经作者本人和营地同意不得转载

看到洛清讲指挥官推新的帖子,本想回复说说我的看法,但写得有点多,索性就开个新帖。我是今年春天开始玩万智牌的,但是现在几乎只玩指挥官了。写这个帖子一是提供一个新手入坑的样本,二是留个记录,毕竟接触万智牌对今年的我来说是件相当重要的事。

 

我年初从上份工作辞职以后有了大把空闲时间,本着扩展爱好的心态开始尝试各种此前没玩过的东西。近两年逐渐意识到现实生活——也就是暂离互联网的生活——之必要,所以有空就和爱人朋友一起,要么吃饭聊天要么打打桌游,因此玩了不少德式美式啥的。从这个基础上延拓出去,接触 tcg 也是必然了(我的概念里 tcg 和桌游在基因上是相似的)。当时把市面上所有数字版 tcg,什么 ptcg、游戏王,昆特牌,甚至老滚的卡牌游戏、 dtcg 的教学应用……能玩的都玩了,没数字版的也都看了看玩法和规则。最后因为个人口味,大多游戏都浅尝辄止,只有万智牌进了深坑。

 

mtga新手教程做得不怎么样,我也没打中文补丁,花了好长时间才弄清楚召唤失调、先攻连击、鹏洛客、传奇规则……一大堆复杂概念(有些甚至是最近才搞清楚)。断断续续玩了两三个星期,玩的还是默认勾选的 Alchemy 赛制。能感受到这个游戏实在广阔,与人交手互动带来的快乐也特别打动我。好在我并没有被海量的卡牌和规则吓到,每天上线用新手卡组玩几局的乐趣几乎和刚玩旷野之息时的乐趣一模一样:一个不可预料的新世界正在自己眼前徐徐展开,哪怕是随手捡起的树枝挥舞起来也很有意思。

 

差不多就在这时,5 月份还是 7 月份来着,营地搞了个万智牌推新活动。当时觉得即便自己也算不上 100% 纯洁新手(?)了,可早晚要走到线下不如借这个机会摸摸实体卡,就犹犹豫豫地报名了。现在想,幸亏报了。体验很好,同坐的都是新手,教课的虽然是老手但看上去还不太习惯自己的老师身份。现场乱糟糟的,一群茫然无措的新手用起始套牌互打,问题多到老师都回答不过来,最终竟然产生了一种奇怪的、互励共勉的“盲人摸象”的氛围:每个人都对面前的这个“大东西”有些无知,但绝大多数人都不会因为无知而感到不安全。大家都是新手号,等级大差不差,有困难也能得到友善的帮助。这种氛围对刚接触这款游戏的菜鸟而言真是弥足珍贵。

 

那之后我去静森打过两次现开。限制赛的乐趣真是独特啊,无可替代,只是不适合我。因为我渐渐发现自己应付不来剑拔弩张的局面,潜意识里对获胜没那么渴望,甚至有时有点抵触。这结论挺反常理的,但好歹是一段时间内自我观察的结论,遑论对错。也就是那段时间我对万智牌的热情开始冷却下来。线下和人争夺胜利太消耗我了,限制在线上打打,自娱自乐足够;其他构筑像摩登、先驱环境有点单一而且试水成本太高,重点是也都“以成败论英雄”。而且时间越久越有种当初那个新鲜的世界开始变得可预料了,留给自己“折腾”的空间越来越少的感觉。

 

然后就接触到了指挥官。最开始是在 b 站刷到广州 commandfest 的 vlog,接着就到处刷视频,看百科和牌表,之前丢失的兴致一下子就找回来了。不只是因为指挥官赛制允许玩家为了胜利之外的目标而玩,也因为指挥官赛制提供了极大的自由度,让我这种不想争胜的人也能从万智牌里获得快乐。决定性的瞬间是读到《THE PHILOSOPHY OF COMMANDER》中的这段话:

At the end of an ideal Commander game, someone will have won, but all participants will have had the opportunity to express themselves through their deck building and game play.

在一局理想的指挥官游戏结束后,有人会赢,但所有人都能在游玩和构筑牌组的过程中展现自己的风采。

我突然觉得,这不就是“念”能力吗?每个人根据自己的个性来创造它,然后使用它、展示它,与他人互动。指挥官简直是现实生活中能触摸到这个梦幻世界的最简单的办法。

 

入坑第一步最简单:挑个喜欢的预组买就是了;第二步最难:找到另外三个能一起玩的人。可惜当我把上面这些让我兴奋的经历讲给自己的朋友,那群桌游搭子,的时候,他们都开始皱眉。光是 mtga 不支持中文想要玩得轻松还得自己打补丁这一点就够麻烦了,种种复杂的规则连我自己都没信心能给他们讲清楚,更别提粗略一算就是几百块钱的“入门费”。“以新带新”失败了,我就只能自己带自己。壮着胆子去各个牌店拜码头,万幸诸位大佬都不怎么在意被围观,边看边听混了个脸熟,终于逮着个机会打了一把。侥是我一个打了两三个月感觉都算不上新手的人,竟然也给打麻了。信息量大到惊人,我自己的牌组都不怎么熟,另外三个人打的牌更是一张也不认识,为了不耽误游戏进程只能飞快地把卡面读完;场面瞬息万变,我这回合只下了个心灵石,轮到那边的回合已经孵出一群大恐龙了;人情也是个障碍,万一把对面的核心怪解了,得罪了人再被排挤怎么办……虽然最后这条纯粹是庸人自扰,但总而言之,这些应该都是指挥官新人免不了会遇到的困难。

 

咋说呢,最后还是靠兴趣战胜了困难。不认识的牌多看几遍就好了,线下多打打自然也能放得开,而且既然本意是创造、展示和互动,那其余的都往后稍稍吧。十一期间北京牌店的指挥官推广周,还有平时周末固定的指挥官活动我都尽力参加,常用的是自己半抄半组的聊天玛尔都。没事上 edhrec 学学新套路,看看油管视频或者听听播客,当然也会玩 mtga ,不知不觉万智牌已经变成我生活中一个蛮有份量的爱好了。这倒是无意间实现了我年初的目标,但收获的新体验、迸发出的新思路、靠打牌结识的仁厚的、狡猾的、慷慨的、认真的……形形色色的朋友们,哪个不比单纯“添一个爱好”更宝贵呢?

 


 

最后说一些对推新的想法。如果我们能在“推新”这个概念上达成一致,即哪怕对某一具体玩家而言推新也是个不易发现其终点的过程(难从一个人的履历中划出一条线说,在这条线之前他懵懂无知,这条线之后他就进了万智牌的大门了,毕竟以如今的体量而言,万智牌可算是个 X 进 X 出的大宅子,院里都是马路,门后还是门),那如何推新应该会好想一点。随便拉个人玩一把万智牌很容易,让人有意愿主动地在万智牌的世界里继续探索可太难了。

 

审视我自己入坑的过程,如果我一上来就玩指挥官肯定会被吓到。这么多触发效果,每张牌都一堆字,直接把人弄烦。营地的万智牌推广企划其实很聪明。费用低是首要的,先用新手套牌讲规则,再打现开赛,基础玩法、自由度、复杂度,各方面都平衡且都照顾到了,并且隐晦地向大家传达了建议:感兴趣的话之后要想玩厉害的牌就去构筑吧,想公平竞技就玩限制。可惜也只涉及到了万智牌的鳞角,好多更具特色的都没介绍到:特立独行的鸡飞系列、宏大的背景故事、世界级的美术,还有奇妙的联名。第一次看到 Secret Lair x MSCHF 系列的牌面我都惊呆了(当时还根本不知道那几张牌有啥用),心想:这已经不是玩具,而是有审美功能的奢侈品了。这么老些玩法和特点,多多少少应该总能命中一个人的喜好,让他想多了解一点万智牌吧?

 

在已熟悉规则的基础上进阶指挥官估计是个不错的选择。保证彼此处境和谐的前提下把指挥官赛制的理念灌输给玩家:可以赢也可以不赢,玩出你自己的风格,找到和自己意气相投的人,一起享受快乐。这种理念不仅对万智牌,对任何社群而言都能提高它的可持续性。

 

以上想法完全出于我自己的偏见和对指挥官赛制的偏爱,如果你读完这些话并且产生了对我的偏见,请不要讲脏话,除了脏话以外咱们都可以聊,欢迎。

 

玩了这么久,也围观了不少游戏外的故事。我看现如今 wsz 基本就是一只懒洋洋的史矛革,坐拥金山,根本不在意是否有新人光顾,偶尔做些不体面的事自己也无所谓。因此总看到有人说万智牌正在衰落。但我还是能感受到一些别样的生机。就像指挥官赛制,它仿佛凭空出现并逐渐壮大,简直是一场从玩家内部自发形成的精彩的“元游戏”。玩游戏的人创造出一个比游戏设计者更高明的机制,从这个维度上看,wsz 有可能崩溃,但万智牌或许会长青吧。

 

 

 

打赏营火,助力上热榜
全部评论 15条
按时间排序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