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水下第一个生命的萌芽开始,到石器时代的巨型野兽,再到人类第一次直立行走,你已经历许多。现在,开启你伟大的探索吧:从早期文明的摇篮,到浩瀚星宇。——《文明6》
在科技的爆发后,新生的鸟类文明进入了太空。为了获得无尽能源 我们将要扮演空间站的管理者,协助船长对一颗颗小行星进行开发工作,提取其中的矿物合成各类资源维持空间站的发展。
就如现实中的群鸟喜欢叼走旅人身上的亮晶晶一样,这一次我们将叼走群星身上的亮晶晶。
欢迎新孵化的同僚登上空间站,欢迎来到《星辰群鸟Star Birds》的世界。
《星辰群鸟》是由来自柏林,曾制作《筑梦颂》 的独立工作室Toukana Interactive ,与动画工作室 kurzgesagt - in a nutshell 合作开发。
此前动画工作室 kurzgesagt - in a nutshell制作过大量成功的科普类动画视频,在矢量动画的制作领域是实打实的高手。从某些角度来看,动画工作室才是《星辰群鸟》的制作核心。
铺设管道 提取矿石
《星辰群鸟》的关卡设计并不复杂,在小行星上建设发射台和与之相连的开采机后,发射台就会将矿物源源不断的输送到鸟儿们所处的空间站。在收集的物品达成足够数量后,空间站就会启航前往下一星区。
在此基础上游戏添加了转化厂,坩埚等建筑,要求玩家将各类矿物输送到对应建筑进行转化提炼产出合成物。
在拥有足够合成物材料后玩家就可以研究制造开采装置获得奇物。
为了让玩家清楚游戏的目标,游戏设置了任务系统以及百科系统
任务系统中的任务分为主线任务 支线任务以及章节结束时会结算的挑战任务。
主线任务会向玩家显示本章节的最终目标,同时在中间穿插玩家需要解锁的各类科技装置。
支线任务会有多项目标可供玩家选择,在发射台向空间站发射足够的矿物或合成物后玩家就会得到任务对应的金钱或科技点数奖励。
游戏中放置各类建筑都会需要金钱,探索星系和研发新的科技建筑都会需要科技点数。由于游戏中的矿物并不会枯竭,只要时间允许玩家最后一定可以凑齐放置建筑的金钱。这一设计更多的像是在把控玩家的游戏时长和游戏节奏。
挑战任务要求玩家在进行游玩时达成某些条件,与之对应的是在结算界面能够获取奖励升级已有建筑的科技,科技提升后会以各种方式提高矿物运输加工流水线的速度。
游戏的百科系统位于界面的右上角,系统会以矿石到合成物的顺序罗列当前章节会遇到的内容。
点击合成物对应的图标会进入下级百科,界面会以加法显示合成材料所需要用到的矿物以及科技建筑。
非常可惜的是,游戏中的百科系统可点击的功能到材料就为止了,有时想要明确自己的哪科星球上有某种材料需要辨认一会,如果鼠标点击后可以在星球上显示很多时候思路就能明确多了。
调查星区 协调资源
在《星辰群鸟》中每一个星区都有若干数量的小行星。每一个小行星带有的资源各不相同。
到了游戏中期玩家需要在各个小行星中调配资源,部分合成的材料分别存在于两颗小行星上,这就需要玩家先将一颗星球的矿物运送到另一颗星球上进行合成再送到空间站。
当星球数量逐渐增多,而需要调配的物资也逐层累计,对玩家记忆力与管理能力的考验就此展开。
理所应当的,作为一款自动化建设游戏《星辰群鸟》真正的难点来自于一颗颗小行星的开发工作。
每一颗小行星的开发工作都从建立发射台开始,每一颗小行星上都会有数量不等的陨石坑,陨石坑会被用于放置发射台,坩埚,着陆台等关键建筑,每一颗小行星的陨石坑数量都有限,因此关键建筑的布局摆放决定着小行星后续开发的走向。
《星辰群鸟》的主要决策点来自于游戏中管道的布置,小行星上的不同建筑需要由管道进行链接,由于制作组并没有设计管道的交叉功能,当你将两个建筑链接后,想要将其他建筑的管道送达小行星的另一建筑上就需要绕过此前的管道。
如果玩家决策出现失误,可能就需要拆除旧有管道重新设计星球布置。从好的方面来说游戏中撤出建筑会全额返还消耗,但从坏处来说,当产线形成后被迫需要改变管道时常常会牵一发而动全身,需要对整个星球都进行重新规划的情形并不少见。
目前由于管道没有捋直功能,歪歪扭扭盘根错节的现状也逼死了不少强迫症玩家,在各个平台的评论区经常能看到与此相关的玩家留言。
然而让玩家们最不能接受的却不是游戏中关于管道排布的小小问题,目前争议最大的问题在于游戏中设计的挑战任务存在巨大矛盾,几乎每个章节的任务都会要求玩家不去升级建筑。
“禁止建筑升级并达成目标分数”的彩星挑战,常常需要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进行产线规划。与之相对的,完成这些挑战任务的奖励却是能够解锁建筑的升级以提高游戏效率。
矛盾性巨大的任务和任务奖励让完成这些挑战任务成为了一种拖慢游戏时长和逼死强迫症的限制器。这一设计无疑是失败的。
目前设计师团队已经注意到了这一问题,正在寻求改变。
宇宙或许在膨胀,但我们日益贴近。——《群星》
如果以自动化建设游戏的眼光来审视《星辰群鸟》,游戏的复杂程度以及可游玩性其实并没有达到这一游戏类型的及格线,甚至可以说货不对板。
就像STEAM中的一份外网评论说的那样,游戏的内容带有“拼图式固定解法” ,如果游戏一开始就坦诚标注 “拼图 / 策略布局游戏”,这种设计无可厚非,但它偏偏披着 “自动化 / 基地建造” 的外衣,用错误的定位给玩家建立了错误的期待 —— 当你抱着 “设计专属工厂” 的期待打开游戏,最终却发现自己在 “按图纸拼积木” 时,失望感会被无限放大。
当我们转换视角,将《星辰群鸟》当作一款面向家庭,面向儿童的游戏时,也许《星辰群鸟》会得到一个相对符合它内容的评价。
从游戏美术出发,动画工作室 kurzgesagt - in a nutshell 带给了《星辰群鸟》非常大众化,色彩鲜艳充满想象的美术内容。游戏的角色设计也保持了工作室以往用于科普视频的角色设计风格,可爱而又充满亲和力。
游戏内的过场动画制作的大胆而充满想象,但于此同时在空间站等建筑的设计上又保留了科普动画作者的那种严谨作风,观众能很明显的在动画过程中看到空间站变形的过程以及那种基于实际科学理论对于航天器械的设计应用。
不同于对机械设计的严谨,动画师们对于广袤银河的描绘则充斥着他们对瑰丽宇宙的无尽想象。大量的绚烂场景用画笔刻录,对开拓探索的歌颂以群星谱写。不仅仅是过场动画,在实际的游戏内容中,游戏背景中的奇观都会随着星区的变化而变化。
另一方面《星辰群鸟》的汉化工作也做的非常完整,依据于角色的不同每个人物的说话方式都有所不同,从鸟类角度出发的部分发言也常常能博得我这个人类的笑容。
从家庭教育方面出发的话,《星辰群鸟》始终在向它的玩家传达对于团结合作互相帮助的精神,游戏中各类的机械建筑以及矿物知识太空知识都是一些家长乐于孩子关注的信息。
游戏中大量现成的动画以及明确的主线也能给予家长讲故事的内容空间,用以促进和孩子的感情交流。
从游戏难度来说,对于成年人来说《星辰群鸟》可能太过简单,同时部分内容带有同质化有些浪费时间精力。
但如果屏幕前的使用者变为二至三人时,相对简单的游戏操作就会留给屏幕前的玩家更多的交流时间空间,带有一定复杂程度的星球建设规划内容也易于给予玩家话题。
游戏在互动内容上也做了专门设计,小行星上会有探测车可供玩家操控用以收集金币以及观赏自己修建的小行星,一开就是好几分钟。
总结
《星辰群鸟》是一款合格的自动化建设游戏,在游戏的可玩性以及设计内容上带有不严重的瑕疵。
游戏操作内容简单直接易于上手,界面简洁明确,辅助功能仍然有优化空间,故事内容带有一定深度,汉化完整无明显问题。
在强大的美术资源支持下,游戏更适合面对家庭用户,是一款非常好的合家欢产品。是家长与孩子交流感情的渠道,也是孩子吐槽不太聪明的大人的小道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