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有一句话,调侃镜子大师刚上线时的群岛:“这卡组,从左往右点手里的牌就能赢。”
虽然这是在形容当时群岛爆炸的强度,但也说明了昆特是一款对出牌顺序(以下简称牌序)非常讲究的游戏,合理的出牌顺序甚至可以扭转战局,转败为胜。
下面,我们就来探讨不同类型的卡组,该在牌序上注意哪一些细节。
我们首先进行卡组分类:
一、引擎卡组,特点为携带大量引擎,代表为盾墙北、剧情宝箱。
二、控制卡组,特点为携带大量去除或伤害卡,代表为战士群岛、剧情帝国。
三、铺场卡组,特点为携带铺场组件及铺场增益组件,代表为店店精灵、铺场大主教。
四、气宗卡组,特点为携带大量特殊、神器牌去除,且自身战力集中在R3最后爆发,代表为存点艾思娜。
针对评论的补充:这里没有提及赤诚怪兽等点数卡组,原因是点数卡组本身不影响双方的牌序,一般按战力最大化打即可。只是其它卡组有时为了跟上点数卡组的节奏,而被迫亏点数以保住卡差,不属于本文的讨论范围,故不提及。
一、引擎卡组
(1)面对无力处理我方引擎的卡组时,应先交收益高的引擎,再交收益低的引擎,此为基本。
(2)面对只有大点数去除能力的卡组时,先交非增益自身类的引擎,如泰莫利亚鼓手、凯拉克护卫舰。
(3)面对控制能力极强的卡组时,先交收益小的引擎,再交收益高的引擎;同时在R1先手时,将一些脆弱但收益高的引擎优先交出,利用战术优势保护,例如宝箱的赫斯特中尉。
二、控制卡组
(1)面对引擎卡组时,优先在R1交低价值的解牌,留住高价值的解牌;根据自己手中解牌数量和对对方卡组的了解,预先规划好解牌与引擎的对应关系,不要见一张引擎交一张解。
(2)控制卡组内战时,核心为尽量让对方伤害溢出,去除卡价值降低。
例如:先打法术卡,再打战力低的牌,海科亚·德拉蒙等伤害引擎最后几手再出。
(3)面对铺场卡组时,不要过于在意伤害溢出,而应该及早交出伤害牌减少对方的单位数量,后打无法去除对方单位的白板卡。
(4)面对气宗卡组时,一定会伤害溢出,因此一定要先把伤害法术扔墓地,把战力高的卡留到最后出。必要时,部分单位也弃墓地。(比如拿到后手时,卡对面艾思娜的领袖)
三、铺场卡组
铺场卡:指蟹蜘蛛巢穴等一次性打出多张单位的卡。
铺场收益卡:指骨质护符等收益与自己场上单位数量相关的卡。
(1)面对引擎卡组时,要适当切割对局长度,部分低价值的铺场卡不交,在中局就开始交铺场收益卡。
铺场蟹蜘蛛等爆铺卡组,还可用卡组最快铺场的卡(如瘟疫妖女),在R2逼3-4手牌。
(2)面对控制、气宗卡组时,在R1交铺场慢的卡;而在R3起手就集中交所有铺场快的卡,并在自己铺场速度不再能跟上对方去除速度时,直接开始交铺场收益卡。
四、气宗卡组
(1)面对引擎卡组时,同控制卡组。
(2)面对其它卡组时,核心为尽量让对方伤害溢出,R3尽量不留关键卡(如哈罗德·戈多)之外的单位。宁愿弃掉多余伤害,也要将关键卡留到最后。由于自身R3单位极少,拿到后手时甚至可以打出空场卡对面血鹰等操作。
总结
以上为昆特牌牌序优化的基本攻略,核心总结为一句话:最佳的牌序,必须将对手的套牌也纳入考虑。
而更进阶的牌序优化,就涉及到“读牌”这一高级技巧了。敬请期待下期的【昆特理论】!